[摘 要] 目的:探究CpG寡核苷酸和OX40激动剂抗体原位疫苗(CpG + OX40)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anlotinib)治疗小鼠卵巢癌的全身抗肿瘤效应及免疫机制。方法:建立双侧(原发侧和转移侧)ID8细胞小鼠卵巢癌模型,分组给予安罗替尼、CpG + OX40或CpG + OX40 + 安罗替尼(三联疗法)治疗。通过监测肿瘤体积和记录生存期评估各治疗组的抗肿瘤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变化,qRT-PCR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反映血管密度和成熟度的分子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其他治疗组相比,三联疗法显著抑制治疗侧(原发侧)和未治疗侧(转移侧)肿瘤的生长(P < 0.01),延长荷瘤鼠生存期(P < 0.05)。流式术检测结果显示,三联疗法显著提高原发侧和转移侧肿瘤内CD4+ T和CD8+ T细胞浸润比例(P < 0.05)。免疫细胞耗竭实验表明,单独耗竭CD4+ T、CD8+ T或NK细胞时,三联疗法对原发侧肿瘤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变化,而转移侧的抗肿瘤作用显著减弱但仍强于PBS组(P < 0.01)。仅当3种免疫细胞同时耗竭时,肿瘤抑制效应与P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各治疗组相比,三联疗法组原发侧和转移侧肿瘤内Th1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明显增加(P < 0.05),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降低(P < 0.05)。qRT-PCR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三联疗法组双侧移植瘤组织内的CD31表达显著降低(P < 0.000 1),血管生成素(Ang)-1/Ang-2的比值显著升高(P < 0.001)。结论: CpG + OX40原位疫苗联合安罗替尼具有更强的全身抗肿瘤效应,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及血管密度调控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潜在治疗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