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urrent stat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AR-NK cell therapy for solid tumors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1-8
[摘 要]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细胞)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细胞免疫治疗策略,凭借其高安全性和“现货化”制备的独特优势,展现出比CAR-T细胞疗法更为广阔的临床应用潜力。本文深入论述了CAR-NK细胞的抗肿瘤机制,详细剖析了其靶向识别机制、固有杀伤活性,以及通过特异性受体优化以增强其在肿瘤微环境中的适应能力的最新进展。对CAR-NK细胞的多种细胞来源,包括外周血、脐带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及NK-92细胞等的优势与挑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总结了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面临的持久性不足、免疫抑制,以及抗原异质性等主要瓶颈,提出了CAR-NK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优势、局限性及未来发展与临床应用的方向。
2.Clinical key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R-T cell therapy
CHEN Xinfeng ; LIU Shasha, ; ZHANG Yi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9-13
[摘 要] 自2017年以来,已有12款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CAR-T细胞)产品相继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包括复发性/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特定亚型B细胞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然而,CAR-T细胞疗法在应用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在治疗血液系统肿瘤中的抵抗、生产周期长、个体化/价格昂贵,在实体瘤中的肿瘤异质性强/抗原逃逸、浸润能力不足、免疫抑制微环境和反应性差等问题。随着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尝试了众多新策略来提升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和普适性。作者根据自身对该领域研究的认知,针对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关键问题及其应对解决策略进行述评,为未来CAR-T细胞疗法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提供重要思路。
3.Immunotherapy for 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ogresses and challenges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14-23
[摘 要] 小细胞肺癌(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类型,其在全部肺癌病例中约占13%~15%。初治SCLC患者虽然对化疗和放疗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容易复发,导致患者生存率较低。2018年以来,随着IMpower133和CASPIAN研究相继成功,SCLC进入了免疫治疗时代,化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同时,免疫治疗在局限期SCLC中也取得了初步成功。SCLC的免疫治疗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免疫治疗整体上带来的生存获益有限,缺乏有效的预测生物标志物,对复发/难治性SCLC缺少治疗手段,SCLC免疫治疗未来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回顾国内外SCLC免疫治疗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不同类型的免疫治疗药物、生物标志物及新型免疫治疗靶点,探讨SCLC免疫治疗的联合策略和发展前景。
4.Immune cell-media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24-29
[摘 要] 免疫细胞介导的药物递送系统是以免疫细胞为载体,利用细胞固有的趋化作用将治疗药物靶向递送至特定病灶部位,因其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组织特异性归巢及易穿过生物屏障等多重优势,已成为药物递送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论述免疫细胞的载药策略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作为载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主要优缺点,以及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免疫细胞介导的药物递送系统和临床转化提供重要参考。
5.Role of acetylation modification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yroid cancer and its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30-37
[摘 要]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乙酰化修饰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参与调控各个类型甲状腺癌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细胞周期进程及侵袭能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在甲状腺癌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调研近年来相关文献,系统回顾了乙酰化修饰在参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调控机制,进一步探讨HDAC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为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提出可行的治疗策略。
6.Effects of KHSRP targeting JAK1/STAT3 signaling pathway on the malignant biological behavior of the 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ZHANG Haifenga ; WANG Mengyaob△ ; WANG Xiaolonga ; LIU Yangyangb ; LI Lia,b ; WEI Haitaoa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38-47
[摘 要] 目的:探讨KH型剪切调节蛋白(KHSRP)靶向调控JAK1/STAT3信号轴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移植瘤生长与肺转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在淮河医院确诊的64例AEG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及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AEG组织和癌旁组织中KHSRP的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AEG细胞OE-19、TE-7、BIC-1、FLO-1、SK-GT-4、BE-3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Het-1A中KHSRP的表达差异。通过慢病毒载体对KHSRP进行敲减和过表达处理,分别转染OE-19与TE-7细胞、FLO-1与SK-GT-4细胞,实验分为sh-NC组、sh-KHSRP组和Vector组、KHSRP过表达组(KHSRP组)。采用qPCR法检测敲减或过表达效率,CCK-8法、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敲减或过表达KHSRP对AE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构建小鼠异种移植瘤和肺转移模型,观察KHSRP对移植瘤体内生长和转移的作用。WB法验证KHSRP靶向JAK/STAT信号通路。细胞拯救实验验证KHSRP是否通过调节JAK1/STAT3信号通路促进AEG细胞的恶性进程。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AEG组织中KHSRP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 < 0.05或P < 0.01)。细胞功能实验分析显示,KHSRP过表达在体外均显著促进AEG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 < 0.05或P < 0.01)。动物实验结果显示,KHSRP在裸鼠体内具有促进AEG细胞移植瘤生长与肺转移的作用(P < 0.05或P < 0.01)。在敲减KHSRP后,JAK/STAT信号通路中JAK1、STAT3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过表达KHSRP后情况则均反之(P < 0.05或P < 0.01)。细胞拯救实验显示,KHSRP可以逆转敲减JAK1/STAT3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 < 0.05或P < 0.01)。结论:KHSRP通过激活JAK1/STAT3信号通路调控AEG细胞转移的恶性进程,KHSRP有望成为AEG临床治疗的潜在靶点。
7.PTPRD demethylation regulates the proliferation, migration, and chemoresistance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through the PI3K/Akt/mTOR pathway
LIU Yanhuia,b ; GAO Ziyua ; REN Pengb ; DU Yuxinb ; LIU Caixiaa ; XING Zhiweia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48-55
[摘 要] 目的:探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D(PTPRD)去甲基化通过PI3K/Akt/mTOR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MKN-74、MKN-45和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并检测PTPRD表达。常规培养MKN-45细胞及耐药MKN-45/5-FU细胞,分别转染PTPRD空载体(NC组、NC/5-FU组)、PTPRD过表达腺病毒(PTPRD组、PTPRD/5-FU组)、shRNA空载体(sh-NC组、sh-NC/5-FU组)、shRNA-PTPRD慢病毒(sh-PTPRD组、sh-PTPRD/5-FU组)和PTPRD过表达腺病毒 + 10 μmol/L 740Y-P处理(PTPRD + 740Y-P组、PTPRD + 740Y-P/5-FU组)。MTT法、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活力和迁移能力,细胞自噬实验检测细胞的自噬水平,WB法检测细胞中EMT和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0、2.5、5、10、20、40 μmol/L的5-aza处理MKN-45细胞,qPCR法、MTT法检测细胞中PTPRD mRNA表达和细胞增殖活力。结果:PTPRD mRNA和蛋白在胃癌细胞中均呈低表达(P < 0.05)。与MKN-45组相比,PTPRD组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上皮钙黏素(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 < 0.05),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波形蛋白(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降低(均P < 0.05),sh-PTPRD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 < 0.05),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均减少(均P < 0.05);与PTPRD组相比,PTPRD + 740Y-P组细胞增殖活力、细胞迁移率、p-PI3K、vimentin、p-Akt、p-mTOR蛋白表达均增加(均P < 0.05),自噬体与自噬溶酶体数量、PTPRD、E-cadherin、BAX蛋白表达减少(均P < 0.05)。随着5-aza浓度的增加,MKN-45细胞中PTPRD mRNA表达增加、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均P < 0.05)。与MKN-45/5-FU组相比,PTPRD/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降低(均P < 0.05),sh-PTPRD/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增加(均P < 0.05);与PTPRD/5-FU组相比,PTPRD + 740Y-P/5-FU组细胞迁移率、细胞增殖活力均增加(均P < 0.05)。结论:PTPRD在胃癌细胞中呈低表达状态,PTPRD去甲基化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并增强其对化疗的敏感性。
8.MAT2A inhibitor blocks the progression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affects downstream signaling networks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56-63
[摘 要] 目的:探索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MAT2A)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的作用,以及MAT2A抑制剂PF9366对ESCC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人ESCC细胞KYSE450、KYSE510、KYSE180和KYSE410及正常食管上皮细胞(NEEC),通过ELISA实验验证S-腺苷甲硫氨酸(SAM)在细胞中的产生情况。分别用0、5、10和25 μmol/L PF9366处理KYSE450、KYSE510细胞,通过ELISA实验、MTS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F9366对ESCC细胞甲硫氨酸(MET)活性和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采用RNA-seq实验观察PF9366对KYSE450细胞下游促癌信号通路的影响。构建KYSE450、KYSE510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观察PF9366对荷瘤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ESCC细胞中的MET活性显著高于NEEC(均P < 0.01)。使用PF9366后,KYSE450、KYSE510细胞SAM活性均显著降低(均P < 0.01),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均P < 0.01),其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均P < 0.05)。RNA-seq分析表明,PF9366处理后的ESCC细胞中,有20个与肿瘤发生和发展相关的信号通路被下调。荷瘤小鼠实验表明,PF9366能显著抑制ESCC细胞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均P < 0.000 1)。结论:MAT2A抑制剂PF9366能抑制ESCC细胞中SAM的产生、抑制细胞增殖并激活下游关键促癌信号网络,提示MET代谢关键酶MAT2A是治疗ESCC的潜在靶点。
9.Role of METTL3-mediated m6A modification in regulating miR-1224-5p in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prostate cancer cells
HU Donglai1 ; ZHAO Ziqi1 ; CHU Yuankui1, 2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64-72
[摘 要] 目的:探究miR-1224-5p在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凋亡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方法:选用人前列腺癌细胞PC3、DU145、LNCaP、22Rv1和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利用qPCR法检测miR-1224-5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使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1224-5p模拟物(mimic)、抑制剂(inhibitor)及相应的阴性对照(NC)质粒转染至PC3和DU145细胞中,qPCR法验证转染效率,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miR-1224-5p mimic与inhibitor对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借助SRAMP网站预测pri-miR-1224-5p序列中潜在的N6-甲基腺苷(m6A)修饰位点,通过甲基化RNA免疫沉淀实验(MeRIP)验证预测结果,qPCR法检测m6A修饰关键调控分子甲基转移酶3(METTL3)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表达,CCK-8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METTL3 siRNA对PC3和DU145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qPCR法和MeRIP检测METTL3介导的m6A修饰对miR-1224-5p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miR-1224-5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 < 0.01)。转染miR-1224-5p mimic能够促进PC3和DU145细胞增殖、迁移并抑制细胞凋亡(P < 0.05或P < 0.01),转染miR-1224-5p inhibitor能够抑制PC3和DU145细胞增殖、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P < 0.05或P < 0.01)。pri-miR-1224-5p具有m6A修饰位点;METTL3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均P < 0.01),转染METTL3 siRNA能够抑制PC3和DU145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均P < 0.01);METTL3介导的m6A修饰能够调控miR-1224-5p的表达。结论:miR-1224-5p受METTL3介导的m6A修饰调控,从而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呈高表达,下调miR-1224-5p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细胞凋亡。
10.Effects of PD-1 monoclonal antibody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on lymphocyte subsets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treatment efficacy and prognosi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YU Qingfang ; ZHANG Peng ; LI Guixi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Biotherapy 2025;32(1):73-78
[摘 要] 目的:探索淋巴细胞亚群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预测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接受PD-1单抗联合化疗的5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期后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总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NK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CD8+ T细胞比值等)的数据。治疗2周期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的疗效,分为疾病控制(DC)组和疾病进展(PD)组。使用卡方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近期疗效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预测疗效的价值。结果:PD-1单抗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的免疫状态产生了显著影响,接受免疫联合化疗后,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CD4+/CD8+ T细胞比值均显著升高(均P < 0.01),CD8+ T细胞下降。近期疗效显示,DC组患者血清CD4+ T细胞比例及CD4+/CD8+ T细胞比值均高于PD组(均P < 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CD4+/CD8+ T细胞比值是PD-1单抗联合化疗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CD4+/CD8+ T细胞比值变化量AUC为0.820 > 0.5,截断值为0.15,CD4+/CD8+ T细胞比值变化量 ≥ 0.15的患者的PFS更长。结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比例、CD4+/CD8+ T细胞比值可以预测PD-1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和预后。

Result Analysis
Print
Save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