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构建纳米囊泡杂化透明质酸水凝胶(ICG-NV@SeHA)并探讨其联合声动力疗法(SDT)杀伤小鼠胶质瘤GL261细胞的机制。方法:通过挤出法制备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纳米囊泡(BMSC-NV),再将吲哚菁绿(ICG)掺入其中制备ICG-NV。在EDC存在下用ED对HA进行氨基化,合成AHA,进一步通过亲核加成反应与γ-硒代丁内酯(SBL)连接,合成SeHA。将AHA、ICG-NV和SBL溶液混合,发生氧化交联获得ICG-NV@SeHA,对其进行物理表征。用DiD标记ICG-NV和ICG-NV@SeHA后与GL261细胞共培养12 h,观察细胞内吞情况。用CCK-8法检测ICG-NV和ICG-NV@SeHA与GL261细胞和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生物相容性。将GL261细胞分为PBS + 超声处理(US)、ICG + US、IVG-NV + US和ICG-NV@SeHA + US组,Calcein-AM/PI染色法和DCFH-DA荧光探针标记法分别检测联合SDT对GL261细胞杀伤作用,以及对细胞内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对细胞表面钙网蛋白(CRT)表达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细胞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释放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BMSC-NV,粒径约154.3 nm;ICG成功被包入囊泡中,包封率为40.6%;氨基成功连接在HA上,接枝率为32.5%。最后成功制备了ICG-NV@SeHA,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其具有疏松的多孔结构,流变结果储能模量(G’)>损耗模量(G”),均符合水凝胶特性,且具有剪切变稀特性。细胞实验结果显示,ICG-NV可以被GL261细胞有效摄取。CCK-8实验和Calcein-AM/PI荧光染色实验结果显示,ICG-NV和ICG-NV@SeHA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GL261和HT22细胞没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而ICG-NV + US和ICG-NV@SeHA + US组细胞存活率较ICG+US组显著降低(P < 0.01或P < 0.001)。ICG-NV + US和ICG-NV@SeHA + US组细胞DCFH-DA探针绿色荧光强度显著高于PBS、PBS + US和ICG + US组(P < 0.000 1或P < 0.001),反映细胞内产生大量的ROS,且细胞表面CRT表达显著增加(P < 0.000 1),上清液中HMGB1和ATP的释放也增多(P < 0.05或P < 0.01)。结论:成功制备具备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可注射性的ICG-NV@SeHA,生物相容性好,联合SDT能有效杀伤GL261细胞并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可能成为一种有效治疗胶质瘤术后复发的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