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究晚期黏膜黑色素瘤患者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细胞因子水平与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28例晚期黏膜黑色素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卡瑞利珠单抗(PD-1抑制剂)及甲磺酸阿帕替尼(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治疗,采集治疗前和2周期治疗后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免疫分型、细胞因子水平检测,评估其与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黏膜黑色素瘤患者接受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2周期后,外周血PD-1阳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3+CD8+CD279+细胞)比例显著降低(P < 0.001),治疗响应的患者NK细胞(CD3-CD16+CD56+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 = 0.005 4)。治疗前外周血IFN-γ水平与总生存期(OS)相关(P = 0.013),IFN-γ低水平的患者中位OS为329天,高水平的患者中位OS未达到。基线IFN-γ水平越高,PFS倾向获益越大。结论:外周血PD-1阳性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IFN-γ水平对接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黏膜黑色素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可能有预测价值,未来仍需要大样本研究以更好地表征临床应用潜力。